• 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

主演:
阿贾耶·德乌干,阿米达普·巴强,薇迪亚·巴兰,桑尼·戴尔
备注:
类型:
其他
导演:
阿曼汗
年代:
2013
地区:
印度
更新:
2024-02-26 15:30
简介:
库鲁氏族的旁系考拉瓦人和潘达瓦人之间为争夺哈斯提纳普尔王位而展开的王朝斗争导致了库鲁谢特拉战争。...详细
相关其他
摩诃婆罗多剧情简介
库鲁氏族的旁系考拉瓦人和潘达瓦人之间为争夺哈斯提纳普尔王位而展开的王朝斗争导致了库鲁谢特拉战争。
摩诃婆罗多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作为旁观者,总觉得公道、正法很容易,迦尔纳执着于哀怜自己的痛楚,竟然不肯认母而结束这一切的悲剧来拥抱光明未来,贪恋难敌对自己的友情的利益(尊重),而这些行动只是体现着自己没有真正尊重自己的能力和正义,认清善恶,远离不义,真是执迷不悟。但是设身处地地想,觉得我可能也不会原谅贡蒂。实际想象自己是那个人的话,那是作为无辜的孩子被母亲抛弃从而丧失了自己本来可以得到的尊重、优待(其实也是一种利益)的痛苦,是德罗波蒂被剥衣侮辱的痛苦,是她作为母亲被告知儿子们必死的痛苦,又怎么能抛下这些痛苦去用拥抱一个对我自己没有好处、只会带来牺牲的“正法”?怎么能抛下自己的痛苦去追寻奎师那所教导的那个虚空的“意义”?

奎师那和迦尔纳说过,人改变命运、改变未来很简单,只需要一个决定,命运即可改变!然而这种决定来源于观念,人的观念的改变,就像德罗波蒂宽恕难敌一样困难。——是否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人们误以为命运不可改变?之所以觉得自己的努力在命运之手之下是徒劳的,是因为没有认清是自己的性格、观念和决定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而人们并不改变观念,只希望通过观念框架之内(也就是自己能接受得了的)的努力,来达到框架以外才能达到的结果,所以注定是徒劳无功的?这种徒劳,或许就是kfk所说的人类毫无意义的苦难?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会很轻易地接受正法、意义,会轻易地觉得迦尔纳沉溺于外界伤害了自己的痛苦,而不知道体验却不执着于痛苦(像黑公主听从奎师那的建议走出无限纱丽的侮辱一样),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和自己有相同痛苦的人,他才不会再是一个无力的、委屈的、被看不起的苏多之子,而瞬间就可以成为非常强大的、受到所有人尊重的、不可被打败的、不可被定义的、极具生命力的人。这种改变,只要迦尔纳走出自己的痛苦即可,观念的改变只需要一瞬,不需靠任何外力。借助的外力,全部只是为改变观念而服务的。(也就是越真所说的,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是可以选择的,不需付出任何代价。)

真正的自尊和力量,是不需借助任何外力、只要人改变自身观念就可以得到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它只是一种纯粹的内在体验。但是,亦如奎师那所说,当因果积重难返的时候,就像难敌已经想用锁链把奎师那抓起来、被葵花显灵了还执迷不悟叫着要立即开战想让自己爽但当下受尽欲火折磨的时候,他的死亡和惩罚就是注定的且不可改变的了。并非指人的命运不可改变;而是指,难敌此时的性格和观念已经无法改变,因此他的命运和结局就不仅是注定,而且是既定的了。奎师那说自己无法预见未来,但根据人的性格和决定,未来是注定的,就是这个意思。

头脑中知道爱,和在生活中实行爱,因为亲身经验的隔阂,完全不一样。实际经验了,才知道它的痛苦、困难。而意义之所以为伟大的意义,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困难?奎师那和黑公主说:你可以选择保全儿子们的性命,命令他们停战,快乐地过你的家庭生活。但那没有意义。没有奉献和牺牲就不能重建正法。尽管如此,所有的选择权在你的手中。多么沉重的选择:一边是天伦之乐,现世的、能立即摸得着的快乐;一边是实际的牺牲和虚空的“正法”。德罗波蒂在无限纱丽后对奎师那的哭诉,对正法的愤怒,多么有力!

真是好看的故事!点在于,我能够和主人公一起体会他们的悲欢离合,自私/无私,欲望,在心痛的同时,又清楚地意识到我并不是戏中人所以我没有真的受伤害。看着他们痛苦的时候,我也感到真实的难过,为黑公主的无辜出生诅咒、被侮辱而难过,也为难敌被欲火烧伤自己的痛苦而难过,为迦尔纳逃不出自怜而制造出更大的痛苦杀亲兄弟而难过。这是慈悲心吗?真正好的作品如金瓶梅,读之令人生慈悲心。在这一点上,摩诃婆罗多给我的哀世、慈悲的感受,和金瓶梅是相通的,而且由于话说得很白,这种感受比全部通过描写世情、不涉及讲道理的金瓶梅要更加强烈。

顺便一提,迦尔纳还有个毛病,他认不清世界的真相是,所有事物是在不断变动的,人只有随着时势一起变化,在环境改变中调整自己的观念,才能接近无上的道,进而通过接近道而得到无所待的自在、无所求的强大。人自身的观念不值得执求。他对难敌的友情的誓言,是对正法的背信弃义,而非他自己以为的守信的正义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