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片
  • 正片
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

主演:
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斯蒂芬·杨,迈克尔·斯特朗,凯里·洛夫廷
备注:
正片
类型:
战争片 剧情,传记,战争
导演:
富兰克林·沙夫纳
年代:
1970
地区:
美国
更新:
2023-09-22 21:51
简介:
1943年3月,巴顿(乔治·C·斯科特GeorgeC.Scott饰)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详细
相关战争片
巴顿将军剧情简介
1943年3月,巴顿(乔治·C·斯科特GeorgeC.Scott饰)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随后升任第7集团军司令的巴顿筹划占领西西里,战斗中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连下军事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饱受非议,部下指责他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荣耀,在成功占领西西里后,巴顿因严厉训斥一位士兵遭到媒体的谴责,铁血将军只得公开道歉……然而长于战争的巴顿又迎来了新的重任……
巴顿将军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特朗普提名了新一任的国防部长,说疯狗是新时代最像巴顿的将军。于是搜来这部老片,重温了一下巴顿将军的故事,看完后,感觉那个顽固的、冷酷的而且永远进攻,不懂政治和外交词汇的巴顿,和特朗普确实很像。
巴顿几次失言都被媒体放大,导致他一直被排挤在战争之外,而在德国那边获得的赞誉远大于盟国。殴打士兵,说他软弱,这一传统战争的态度,在现代心理学家看来,是不人道的。说苏联的坏话,固然是大家都有的态度,但是公开说出来,也是不明智的。在当时的美国,他不吃香,被排挤出权力圈,但是如今的美国,特朗普虽然也不吃香,但是能够登上最高权力。这就是历史啊。
巴顿的战争成就,在电影里表现并不多,总体有三场:北非的沙漠战,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山地战,还是欧洲战场上的平原战。第一场,因为有情报,准备充分,完全看不出他的谋略,只知道他不怕死,飞机来了也探出头来。第二场,急行莫西拿,为了战绩,牺牲了大量士兵,虽然他自己也不在乎生死,但是毕竟他还是不用死。这一点让我想到毛主席。这里也没有看到多少战绩,表现得什么枪杀驴子,慰问士兵,也就那样吧。这倒是学到了左传的特点,写战争集中在战争之外,而不在具体的战争场面。这就是塑造将军和塑造连长的差别吧。第三场,巴顿真的冲锋在前,雪地行军,也不忘祈祷,又是亲自指挥交通,最终解救了被困的盟军,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战争场面表现不多,就糊里糊涂地赢了。
导演还用了文学手法,从隆美尔的角度来塑造巴顿的神人形象。德军从希特勒到隆美尔,出奇地只怕巴顿,连蒙哥马利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什么布拉德利,艾森豪威尔。盟军也乐见其成,用巴顿做掩护,开启了诺曼底登陆。德国人之愚蠢,也实在是让人唏嘘。希特勒个人独裁,打英国又打俄国,还不懂外交手腕,拉来了美国,越到后期越愚蠢,真是佩服。
这是经典好莱坞的手法,史诗片习惯的气质:舒缓的节奏,拿腔拿调的对白,宏大的场面,特写、远景的交替呈现,看起来非常舒服。
要说美国人,都是平民主义,务实主义,像巴顿这样的南方贵族,动不动就凭吊古迹,以诗咏怀,真的很少有。而且他的固执和直率,在狡猾的外交和军事领域,就更加不讨好了。不知道美国人为什么突然在1970年对巴顿这个古典人物突然这么热心?
要说现在看巴顿,恐怕川粉都会喜欢,尤其是美国白人,巴顿完全符合了他们的想象,虔诚的基督徒,永不说痛苦和失败的冷面英雄,文采出众言辞幽默的演说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肯定很喜欢,雷德利斯科特则不一定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