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977粤语

红楼梦1977粤语

主演:
伍卫国,毛舜筠,米雪
备注:
类型:
港台电视剧
导演:
萧笙,李惠民,陈宇超
年代:
1977
地区:
香港
更新:
2020-06-29 13:01
简介:
-->剧情介绍:香港佳视(现亚视)版《红楼梦》...详细
相关港台电视剧
红楼梦1977粤语剧情简介
-->剧情介绍:香港佳视(现亚视)版《红楼梦》
红楼梦1977粤语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有些事,必须得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出现。香港佳艺电视台(下称佳视)于1977年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下称红剧),其壮举与苏联拍摄《战争与和平》有几分相似。佳视拍摄红剧时只是一间成立不足两年的电视台,但也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背后又有资金鸿厚的财团支持,因此有勇气有能力放手一搏。这部电视剧初期投资150万港币(当时佳视电视台运营资金只有2000万港币),动用全台影视制作人员,约70名工作人员及300名演员进行拍摄。1970年代,香港长篇电视剧制作刚刚起步,在那片弹丸之地,能如此规模的投入拍摄一部电视剧算是屈指可数。直至今日,红剧仍算是香港电视剧的大制作。长期处于香港电视霸主地址的无线电视台(下称TVB)也一直不敢完整拍摄《红楼梦》这部小说(TVB只在1975年拍过7集)。

(1)缘起

1977年,香港掀起一股“红楼梦热”,先后有多部红楼梦影视作品在是年上映或拍摄。先有从邵氏出走的金汉凌波夫妇合拍了一部《新红楼梦》,后有吴思远的影视公司凑热闹拍了一部风月版,叫《新潮红楼梦》,主演是当时还不太出名的张国荣。邵氏为阻击两者,先由大导演李翰祥拍了一部《金玉良缘红楼梦》对抗金汉,接着资源再用,拍了一部《红楼春梦》对抗吴思远,两部电影均抢滩成功。吴思远那部风月片后来改名《红楼春上春》,试图以名字压制邵氏。丽的电视台也不甘寂寞,请林家声和吴君丽演了两集粤剧《红楼梦》,又将正在拍摄的剧集《大家姐与大狂魔》“染红”,第二集直接取名《红楼艾曼妞》。另外,大陆1962年拍摄的越剧电影《红楼梦》也在香港重映,趁机火了一把。

佳视拍摄红剧,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当时的佳视节目总监孙郁标。这位“五台山”的女强人,自1975年佳艺电视台成立之初,就一直梦想着拍摄一部鸿篇大作,即把中国长篇古典小说《红楼梦》搬上电视荧幕。但刚成立的佳视,运营资金一直很拮据,当时的佳视总经理何佐之又是一个稳重及节俭之人,所以虽然孙郁标多次向总经理提起拍摄红楼梦的设想,但一直得不到支持。1976年,佳视陷入经济困境,恒生银行创办人林炳炎之子林秀峰强势入股,挽救了佳视,并成为公司掌权人。林秀峰与前总经理何佐之的作风不同,他喜欢讲排场,舍得花钱,而且林秀峰初涉传播行业,很想尽快做出一番成绩。于是趁着这波红潮和高层变动的机遇,孙郁标重提拍摄红楼梦的设想,迅速得到新老板林秀峰的支持。林秀峰出手阔绰,扬言“钞票随便花”。有了这一道“圣旨”,孙郁标不顾公司其他高层的反对,执意将《红楼梦》搬上电视荧幕,还要一口气拍100集,全景展示这部中国最出名的长篇古典小说。

(2)筹备

佳视对红剧寄予厚望,可谓不惜财力、人力、物力。孙郁标为了表示对红剧的重视,指派了林念萱、李沛权、宋海灵和萧笙四位制作人,后期还加入冯淬帆。一部电视剧有五位制作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演员方面,剧组对于红楼梦的每个角色都仔细斟酌,寻找最合适的人选来演出,而且人选不限于佳视艺员。佳视的男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打男”,缺少能饰演书生贾宝玉的艺员,于是剧组把目光投向当时还是TVB艺员的当红小生伍卫国。虽然伍卫国时已25岁,对于扮演贾宝玉来说年纪偏大,但其两年前在TVB拍摄的7集《红楼梦》中刚刚饰演过贾宝玉,有过经验,再次饰演同一角色自然轻车就熟,再者佳视也无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伍卫国此时因前一年拍摄《书剑恩仇录》时与TVB闹翻,被雪藏了一年,次年合约到期,续约时提出加薪要求得不到满足。佳视乘机向伍卫国抛出橄榄枝,加薪4倍,加上其他收入,收入是TVB的10倍。伍卫国欣然加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抵受不住诱惑,去了佳视”,后来伍卫国用这笔薪水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

相对贾宝玉来说,林黛玉演员的挑选更难。虽然佳视也有不少年轻的艺员,如17岁的文雪儿、20岁的李通明、22岁的米雪、19岁的魏秋桦等,但都不是多愁善感型的。于是林秀峰向孙郁标推荐毛耀燊的大女儿毛舜华。毛耀燊是林秀峰的好友,跟随林秀峰进入佳视成为人事部经理,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毛舜华是银行职员,小女儿毛舜华是中学生,当年才17岁。老板的推荐部下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孙郁标跟着老板一起去毛家拜访。可惜到那才发现毛大小姐对扮演林黛玉并无兴趣。恰巧毛二小姐放学回来。看到这位身材苗条,眉清目秀,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林秀峰认为可以演林黛玉,孙郁标也同意老板的意见。而且毛舜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上过电视演过电影,对演戏颇感兴趣,双方于是一拍即合。为此毛舜筠停学两年,签约佳视,专心演戏。

“佳视三宝”米雪、文雪儿和李通明分别饰演薛宝钗、史湘云和贾惜春。米雪是佳视的当家花旦,当时已被李翰祥看中出演邵氏电影版《红楼梦》的薛宝钗,在老本家拍摄的版本中饰演相同角色是名正言顺。而文雪儿和李通明,除了出于戏路和外形的考虑之外,还因为两人要同时出演该台的另一部戏,这点下面有讲,这里暂且不提。郑雷和曹达华分别饰演贾政和贾赦,杨泽霖、刘丹和刘江分别饰演贾珍、贾琏和贾蓉,马海伦和陶敏明分别饰演贾元春和贾探春,其他佳视艺员或是饰演配角或是客串,总之有档期的都尽量参演。然而红楼梦全剧300多个角色,虽然佳视演员倾巢而出,也凑不齐那么多演员。为此,佳视大肆挖角,邀请台外艺员加入佳视,比如上面提到的饰演贾宝玉的伍卫国和饰演林黛玉的毛舜筠,还有饰演贾母的黄惠芬、饰演王熙凤的吴涴仪、饰演贾迎春的张宝之、饰演秦可卿的林燕妮、饰演平儿的甘婉霞、饰演袭人的陈宝仪、饰演香菱的苏惠瑜等。其中林燕妮和陈宝仪属于复出演戏,话题性十足。陈宝仪之后在红剧拍摄中与饰演焙茗的佳视当红小生罗乐林相恋,并结成连埋。

剧本方面,组建了十多人的编剧组,佳视的编剧,如金东方、王尔华、刘美美、亦舒、笙歌等人通通加入此剧,其中刘美美和亦舒还是红学专家。红剧依据120回《红楼梦》程高本进行改编,也加入了红学的研究成果,如“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部分情节参考越剧版《红楼梦》,如黛玉焚稿和宝玉哭灵。改编一部长达120回的大部头小说,编剧越多当然越好,但是多名编剧进行创作又难免出现矛盾。红剧最后的成品依然有不少前后矛盾的问题,比如:元春省亲时贾政叫袭人去叫宝玉出来见元春姐姐,和后来按原著拍的“贾政不识袭人是谁”相矛盾;同样,凤姐首次见小红时远远喊出小红的名字,与后面按原著拍的“凤姐不识小红是谁”相矛盾;英莲由薛蟠改名香菱,与后面按原著拍的薛姨妈提及“香菱一名由宝钗而改”相矛盾;小红告知宝玉晴雯死讯时说“晴雯平时待我们很好”,与前面按原著拍的晴雯等众丫鬟嘲讽小红情节相矛盾。编剧的工作除了对原著剧情进行合作的改编,还需要考证原著中的道具,比如当时的赌具和玩法,如打天九牌、掷状元筹、行酒令等。

道具服饰场景方面,佳视之前拍古装戏,均沿用已有的戏服和道具,鲜有新的投入。而这次为了拍摄红楼梦,新订了一批由名师手绘绣花的服装,又新造了一批新的桌椅家具。为了拍摄古香古色的中国风建筑,剧组带领50多人的队伍远赴韩国拍摄外景,又在公司楼下山脚搭设了多处亭台楼阁用于外景拍摄,更借用海洋公园的美景拍摄大观园。

音乐方面,佳视之前已经与黄霑和吴大江有过多次合作,这次红剧的主题曲和插曲仍然请黄霑包办,吴大江负责编曲配乐。黄霑为红剧写了三首歌曲,分别为主题曲《红楼梦中我和你》、两首插曲《警幻曲》和《黛玉葬花》。《警幻曲》的歌词是原著第五回中的《红楼梦引子》,《黛玉葬花》的歌词只是参考原著第二十七回的诗词,而主题曲《红楼梦中我和你》的歌词则是原创,三首歌都由黄霑的妻子华娃演唱,不过主题曲又由伍卫国唱了一个版本,作为片头曲。剧中配乐基本上由这三首曲改编而成。

(3)拍摄及播出

当时香港电视剧制作普遍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每周拍5集,用于下周播。显然,这种制作方式效率很高。拿红剧来说,虽然筹备时间长达半年,但正式拍摄和播出的时间不足四个月,不像现在拍一部电视剧需要花费数年。但这种边拍边播的方式存在天生的硬伤,最大的缺点就是后期制作时间不足。从拍摄到播出,只有一个星期的后期制作时间。拍摄中出现的问题,后期几乎没有时间修改,这就要求拍摄时尽量不要出错。此外,耗时难拍的重头戏必须提前拍摄,避免开播之后时间上来不及。红剧在正式开播前两个月就开始拍摄部分外景戏。先是50人外景队赴韩国庆州和汉城,借助景福宫、南汉山城、金菊陵等地拍摄剧中贾府、城关、寺庙等场景,涉及黛玉进府、贾雨村上任、黛玉葬花、宝玉中举、抄家等戏。又借助海洋公园拍摄元春省亲、试才大观园、贾母生日、中秋赏月等外景重头戏。提前拍的戏必须统筹好,避免与后来拍的戏对接不上,出现矛盾。比如贾母生日这场戏,死去的金钏和做了妾的秋桐又以丫鬟身份出现,显然是拍摄时没有统筹好。

正式拍摄时要做到不出错又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拍摄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技术、布景道具或是演员的问题,需要编剧根据实际情况临时修改剧本,甚至重写。这点非常考验编剧的临时应变能力,所以红剧组建十几人的编剧团队来进行应对。即便如此,还是状况频出,下面举几例:

探春的扮演者陶敏明在拍摄期间因参加佳视小型赛车赛受伤,入院做手术并休养了两个星期。但探春在戏中特别重,为此,剧组将探春的戏份加重到迎春的扮演者张宝之的身上。此时红剧拍到“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本来在原著中起诗社是探春的主意,到了剧中便改作迎春的,原本木讷的“二木头”迎春在这段中也因“探春上身”而性格大变。

贾琏的扮演者刘丹在拍摄期间,正好与佳视约满。刘丹对佳视的收视率感到失望,决定不再与佳视续约。此时红剧拍到“水月庵风月案”一节,刘丹是否还能继续出演还不明朗,于是贾琏在剧中失踪一个星期,戏份改由贾蓉和赖大承担。幸好经过双方商量后,虽然刘丹已经过档TVB,但出于职业责任感,继续演完贾琏剩余的戏份。同样出现约满情况的还有米雪和文雪儿,米雪本来已经对外放话决定演完红楼梦后转投电影界,但米雪作为佳视当家花旦,号召力甚大,于是佳视派出演艺组主任林念萱对米雪进行人情相劝。林念萱是米雪在佳视的伯乐,正是林念萱慧眼识英才选中米雪出演佳视版《射雕英雄传》的黄蓉一角,米雪才一炮而红。经过几个高层的轮番说服,念旧的米雪终决定与佳视续约一年半,加薪一倍。文雪儿在一年前由其在佳视演戏的姐姐林秀(即元秋)引荐进入佳视。适逢佳视用人之际,文雪儿进入佳视后立即获得重用,出演《碧血剑》女主角温青青。因此文雪儿十分听话,与佳视续约两年,加薪30%。

佳视制作剧集通常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即同时拍摄两部剧集。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部分演员由于戏份轻而无戏可演,二来为收视率的考虑,尽量避免观众因为一部戏不好看转台看别的台。红剧于1977年10月31日播出,播出一个星期后,该台的另一部大制作也开始播出。这部大制作便是改编自金庸小说的《鹿鼎记》(下称鹿剧)。鹿剧由文雪儿反串韦小宝,程思俊饰演康熙。这两个主演都在红剧中兼任角色,尤其是文雪儿在红剧中饰演的史湘云在红剧中的戏份其实不轻。只是一人难分两身,文雪儿的重点还是在鹿剧上,因此史湘云在红剧中常常不见踪影。如“病潇湘痴魂惊噩梦”一节,本是探春和湘云同去看黛玉,被改成了探春和李纨,李纨代替原文中探春的角色,这倒无所谓,但用探春来代替湘云就与探春的性格不符。同样因为出演鹿剧而在红剧中失踪的人口很多,比如饰演惜春的李通明在鹿剧中饰演双儿,饰演贾雨村的白彪在鹿剧中饰演陈近南,饰演贾赦的曹达华在鹿剧中饰演洪安通,等等。这些演员都因为把重心放在了鹿剧上而缺席红剧大量戏份,只在红剧重要场合中出现。这种情况在红剧后半段表现得更加明显,不仅主角时不时会消失,甚至连丫鬟都消失殆尽,这也说明佳视在红剧拍摄后期对该剧的不重视。

佳视对红剧的态度由一开始的重视转为后期的不重视,也是逼不得已。拍摄红剧是节目总监孙郁标的梦想,她在提出拍摄红剧时便向老板林秀峰保证:如果红剧收视率不足一百万人,愿意脱下乌纱帽,回家看小孩。提出拍摄红剧想法时正是佳视收视低迷的时期,孙郁标提出这一设想的原因,除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了提高该台的收视率。可惜事与愿违,梦想虽然实现了,但收视率上不去。收视率上不去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电视发射信号不好这样的天生硬伤之外,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香港的快餐文化显然与红楼梦的调子格格不入,观众根本不想看原著各种角色对日常琐事妈妈婆婆的唠嗑,二是边演边播的制作方式使得演员没有时间消化原著,创造角色,结果多数演员只是照着剧本念台词,毫无气氛。大部分观众看过几集后就转台收看TVB,收视率离百万人差得天远。刘丹曾对媒体说,其过档TVB的原因是因为红剧收视太差,经常回到家里发现妻儿看TVB的剧集,看完转台再看红剧只剩几分钟时间,而自己出演的角色又很难在这几分钟出现,想到自己用心演的角色得不到回报,觉得很是气馁。虽然这很可能是刘丹过档TVB的藉口,但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红剧的收视情况。

广告是电视台的主要收入。红剧收视不好,吸引不到广告,必然会失去重视。红剧刚播到30集左右,佳视便将红剧的拍摄计划从100集减为70集,于1978年春节前播完,以便在春节期间推出新节目,吸引广告商。这导致本可完整呈现原著的红剧后期大量戏份被删除,而孙郁标也因这部剧的失败而失去老板的信任,渐渐被架空冷落。

(4)后话

红剧对于佳视来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但是作为中国第一部由《红楼梦》改编而成的长篇电视剧,开创了先河。大陆到了1986年才拍摄出《红楼梦》电视剧,比其晚了近10年。而且从篇幅来看,佳视虽然没有按照原计划拍满100集,但最终播出的集数也达到了70集之多,几乎将原著120回的内容拍了个遍,而大陆版只有38集。佳视版的这一数量直到1996年才被73集台湾华视版《红楼梦》打破,但是佳视版每集55分钟,折成现在电视剧通行的45分钟一集,足有85集,因此华视版其实也是望向其背。原著的一些情节只有佳视版独有,比如甄宝玉这个角色,这么多红楼梦影视作品中只有佳视版予以保留。

那些为演红剧而跳槽到佳视的艺员至少和佳视签了一年的合同,拍完红剧后,多数艺员都参加了佳视的下一部剧集《雪山飞狐》的拍摄。佳视在1978年2月3日播完红剧后,同年8月21日因经营不善倒闭。红剧随后被TVB买走,TVB曾在自家电视台播过数次,近年又发布在自家网络平台上供用户收看,但TVB发布的版本很可能是经过TVB删减重新剪辑后的版本,比如麦天恩饰演甄士隐一角已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