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边哭边骂娘才看完_玛丽

难以置信,杀人回忆 来源:三三电影网 人气: 更新:2020-04-30 14:08

前阵子,《杀人回忆》的凶手原型被抓的消息震惊全网。

30年,10起奸杀案。

当年负责追查案件的警察,对比了570组DNA,40116枚指纹,但是直到警察离任、诉讼期失效,也没能用手铐揪出凶手。

离任前,警察在给凶手写的信中说到:“请务必不要比我先死。我们必定会会晤的,对吧?”

我们知道他正在世界上的某一处看着我们,却找不到他。

抓不到的凶手“消失”得越久,越让人心中不甘。

相比凶手自己躲藏起来,另一种被“消失”的凶手更让人绝望——

一个少女被侵害了,报警后居然没有人相信。

少女知道那个凶手正在世界上的某一处看着自己,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找他。

他和他犯下的恶都“被消失”了。

为什么?

难以置信

9.3分,又一个真实案件改编。

11年前,18岁少女玛丽在自己家被陌生男性入室强奸。

案发后,玛丽报了警。

难以置信》讲述的就是这么一起强奸案。

如果说《杀人回忆》是站在警察视角重述案件的难以侦破,那么《难以置信》就是站在受害者的视角,回忆强奸带来的痛苦与伤害。

或许,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

它记录了一个18岁少女的无数次死亡

少女的第一次死亡——

周末,玛丽一个人在家,她熬了个夜,和朋友煲电话粥聊到凌晨四点,终于扛不住困意睡着了。

刚刚陷入梦境,混沌中她感觉到似乎有人在靠近。

她惊醒了,还没叫出声,就被一把刀威胁着闭了嘴,是她放在厨房的小刀,被一个戴着头套的男人握在手里。

“你敢大叫,我就杀了你。”

这是他们见面后的第一句话。

那个陌生男人火速蒙住了她的眼睛,堵住她的嘴,把她手脚都捆了起来。

一片黑暗里,侵犯开始了。

她才18岁,好好地睡在家里,她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个男人突然出现,她反抗不了,也没有人来救她。

她流着泪,感觉自己正在慢慢死亡。

少女的第二次死亡——

那个男人走了。

临走前从她的包里翻找出了她的学习驾照,打开证件摆在她的肚子上。

“咔嚓”,蒙着眼也能感觉到闪光灯突然亮起的惊悚。

“如果你敢告诉任何人,我就公布照片。”她听到男人说了这么一句,然后收拾东西走了。

等到四周寂静无声,玛丽终于敢动弹起来,第一反应是先去关好男人进来的后门。

然后才割开绳子,找到手机,开始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

天不知不觉就亮了,警察来了,家里出现了很多很多陌生人,许久不见的养母也急匆匆赶来安慰她。

茱蒂丝养母,玛丽第N个寄养家庭女主人,算是玛丽漫长的被收养生涯中对她比较好的一位了。

玛丽被安排坐在客厅沙发上,裹着安抚作用的毯子,茫然地看着这些人走来走去。

终于,一个高大的男警察过来了,他蹲下来,问玛丽:“你能把事发经过告诉我吗?你记得的所有细节。”

这句问话像一个开关,重启了玛丽拼命想忘记的痛苦回忆。

那些她好不容易忽略的记忆,裹挟着被蒙住眼睛的恐慌、被束缚的挣扎、被强迫的绝望,一股脑向她袭来。

玛丽闭了闭眼,缓缓讲述起昨晚发生的一切。

时间、地点、陌生男人,蒙住的双眼、熟悉的小刀、捆住她的鞋带……

玛丽的叙述尽可能平静,回答询问也尽可能详细,直到警察打断她:

“他是用xx还是手指插入你的?”

直白到带有攻击性的问句,让玛丽一瞬间感觉到了屈辱。

平静再也伪装不住。

那种窒息的濒死感又一次席卷了她。

少女的第三次死亡——

终于捱过年轻男警官的细致审问,玛丽松了口气,以为噩梦结束了。

哪知道,这还只是个开始。

男警官把口供交给了长官,长官转身就说,“我得问你几个事发经过的问题。”

前面倒还善解人意地加了句“我知道这很难”。

当然,我们都知道,领导说这种话的潜台词就是:

难,你也得做

玛丽迷惑了,不是刚刚才问完吗?怎么又要问?

同样的问题再来一遍?

她委屈、无助又困惑,报警以后,她没有看到凶手被抓,反而被当成犯人一样,一遍遍被审问、被质疑。

而这种让人迷惑的重复审问,原因不过是出自“因为我是负责人”。

那刚刚的年轻男警官又是干啥要多此一举?

不知道。

于是玛丽不得不跟随长官的询问,再次强迫自己回顾昨晚的细节,把刚刚结好的痂血淋淋地剥开。

噩梦再一次降临。

少女的第四次死亡——

和一般的案件不同的是,强奸的判定很复杂。

犯人DNA的采集、身体的受伤程度、受害者的治疗都要经过医院。

于是,在审问过后,玛丽很快被派往医院,尽快保存证据。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这种证据保存的流程:

全身拍照、尿液采集、体内窥视……跟随玛丽一项项默默经历完,仿佛自己的羞耻心也被缓慢蹂躏。

渐渐地,玛丽的表情也变得麻木。

经历了一次次的心理“死亡”,玛丽已经不再会为此感到伤心和难过了。

她学会了用冷漠包裹自己,面无表情被各种人伤害。

类似的情节,其他电影也有过展现。

《嘉年华》里,同样的强奸案,同样的身体检查,少女小文躺在病床上高架双腿,看着一个又一个医生经过她,观察她,又离开她。

检查结束后,小文也是和玛丽同样的面无表情,坐在床边。

如果说侵犯发生时被剥光伤害是种突如其来的惨烈,那么侵犯发生后,各种陌生人冷漠地强迫她们,把刚刚穿上的衣服再一件件脱下来,就像钝刀子割肉。

她们不再是在回顾当初的记忆,而是真实重温那一夜的恐惧和耻辱。

被一次次杀死后的麻木和面无表情,只是因为绝望。

曾经以为痛苦只是一场噩梦,醒来发现,现实也和噩梦一样黑暗。

当黑暗来得太快,人们也就不再期待光明。

少女的第N次死亡——

看完这些,我以为经历过玛丽会变得刀枪不入。

难道还会更糟吗?

事实证明,每当你以为这就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上天总会给你更大的惊喜。

随着时间推移,警察收获了越来越厚的问询口供,也有越来越多人得知了玛丽的遭遇。

一开始,大家安慰她。

渐渐地,大家厌烦了她。

最后,大家开始怀疑她。

玛丽没有像祥林嫂一样,每日以泪洗面,见人就重复自己遭遇的苦难,为什么也会被嫌弃呢?

原因正是她没有以泪洗面

作为年轻的受害者,她太冷静了,甚至可以说是冷漠。自己身上发生这么大的悲剧,居然没过几天就不哭不闹了?

这不对劲。

怀疑的种子从她的养母开始发散,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觉得她不哭不正常。

瞧瞧,当祥林嫂要被嘲笑,不当祥林嫂要被怀疑,古今中外,或许永远不存在人们心中的「完美受害者」

连警察也开始重新审视,对比每次口供的细节出入,逼问玛丽是不是在撒谎。

各种诱导性问询,用语言的力量强迫玛丽承认自己是为了博得关注才撒下弥天大谎。

我们抓不到犯人,但是我们可以让案件不存在呀!

被轮番折磨的玛丽,一开始还试图解释,想让警察相信她。

但,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如果案件是真的,犯人真的存在,那么警察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抓捕一个他们没有把握抓到的罪犯。

可如果案件是假的,那一切麻烦就都迎刃而解了。

牺牲她一人,造福全社会。

玛丽屈服了。

她委屈过,挣扎过,最后又回归了平静,哀莫大于心死。

之前安慰她的亲朋好友们陡然变脸,咒骂她,离开她,嘲讽她。

法院给她寄了传票,因为报假警被控告。

媒体争相报道,所有人称她为“大骗子”,曾经最好的朋友专门为她建立了辱骂网站。

熬过了侵犯的玛丽,在报警一周后,经历了一场更彻底的社会性死亡。

一起不被人相信的案件。

一个被所有人联手“杀死”的女孩。

事情的反转发生在十个月后,另一个州的女警官们破了连环强奸案,在抓到的凶手家里找到了更多受害者的照片。

28位受害者,上至65岁的寡妇,下至刚成年的年轻女孩,其中就有玛丽的照片。

在玛丽被当成大骗子身败名裂十个月后,才终于有人为她平反。

有数据显示,在现实中只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强奸案,受害者会选择报警,而在报警的人中,还有部分受害者不愿意提供证词,这为案件的破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受害者对警方的不信任。

他们不相信警察会尽心尽力抓捕犯人,所以宁愿不报警、不配合调查,也不想再一次受到伤害。

而这种不信任,正是因为有无数个玛丽曾经被伤害过。

受害者的证词有时会有出入,是因为人在经历严重的创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会出现一定的精神障碍,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自动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情境或人和事,甚至会篡改、抹去部分细节记忆。

回想一下你最痛苦的经历,是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还是已经模糊不清?

审问过程中,警察不断向玛丽施加压力,本就已经濒临崩溃的受害者,怎么扛得住这样的诱导性审问?

从警察要求玛丽一遍遍重复那个夜晚开始,玛丽的悲剧就已经注定。

这个故事最让我喜欢的部分是在结尾,犯人被抓后,有人去采访玛丽,问她后不后悔当初报警。

玛丽说:“不后悔,这样就再也不会有人被伤害了。”

热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