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啊李安,你怎么还这么拼?!_电影

双子杀手 来源:三三电影网 人气: 更新:2020-04-30 14:09

当代年轻人有一个特征:

嘴上嫌弃工作,身体却很诚实地在拼搏。

就拿院长来说,“十一七天乐”结束,我又从吃饭睡觉葛优瘫的状态回到了吃饭打字看电影的社畜日常。

累,并快乐着。

心知世界瞬息万变,如果不坚持学习努力向上,分分钟可能被行业淘汰。

当然,你可能会说,初出茅庐当然要努力,等到功成名就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嗑瓜子了!

科科,小心被打脸。

真正的成功人士从不会在半山腰停下脚步。因为对他们来说,人生就是一场翻山越岭的冒险,巅峰永远在前方。

关于这一点,有一位大导演最有发言权。

谁?

李安。

年过花甲,李安依然保持着四年一部的稳定输出。

说起来倒有点似“导演界的社畜”……时刻兢兢业业,永远心怀热情。

但,光用社畜形容还远远不够。

李安的可贵在于,他已是电影大师,却还甘于做电影的学生。

从业生涯中一直追求进步,挑战自我,每一部作品都有观众未曾见过的新元素或者新技术。

我更愿意称他为导演中的冒险家

新片《双子杀手》,又是一个好证明。

双子杀手》的开局吊足胃口:

世界上最顶尖的杀手之一亨利,刚干完一票“大的”,准备退休。

黑夜中,却嗅到一丝血腥气。

伏击,追杀。

对方穷追猛打,武力值逆天。

最可怕的是,他似乎总能提前预知亨利的一举一动。

如同幽灵

他是谁?

宿敌还是新对手?

他为什么会如此强大?

终于,两人迎来一场贴身肉搏。

然而当亨利制服对方,再望过去,他震惊了:

那是一张与他自己近乎一模一样的脸孔……

是父子,还是复刻?

院长不剧透。

留下一道“课外题”:

编剧有戴维·贝尼奥夫(《权力的游戏》编剧),你猜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亨利能否活到最后?

先说说故事之外的故事——

英国作家西蒙·布朗德出版过一本书,《无法上映的54部电影》。

顾名思义,书中记载了54部曾被热切期盼却未能在大银幕现身的电影作品。

更确切地说,是54个剧本,或者54个未完成的电影计划。

其中第52部,便是《双子杀手》。

剧本1997年已经成型。

近20年中,多位导演传出掌镜消息。

其中包括《壮志凌云》的导演托尼·斯科特和《洛城机密》的导演柯蒂斯·汉森。

但最终,计划又一一搁浅。

原因也很简单:

技术达不到。

想在大银幕上和年轻的自己大打出手,且不露出丝毫破绽,投资先不说,难度多高可想而知。

这让影片本身成为一场盛大的冒险

只有更具冒险精神的人,才敢接下这个近乎“不可能的挑战”。

李安来了。

在大众印象中,李安的形象总与儒雅、内敛、温润等词语挂钩。

更了解他一点的,可能会凭那张拿着奥斯卡“小金人”啃汉堡包的照片,再给他加上一重“可爱滤镜”。

可事实上呢?

大银幕显影出李安的“里人格”:

他是敏感而犀利,理性而残酷的。

他喜欢挑战,敢于冒险。

拿电影题材来说——

他擅长拍家庭伦理,但绝不把自己囿于那一方小天地。

“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大获成功后,他开始尝试其他类型片。

《与魔鬼同骑》聚焦美国南北战争;

《卧虎藏龙》树立武侠片新标杆;

而后的《断背山》与《色,戒》都是爱情片,又都不只讲述爱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将奇幻拍出哲学色彩;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重新定义了战争电影;

……

看出来了吧,这些年李安根本没走在既定的“安全区域”。

他怕并享受着自我挑战。

用他自己的话说:

“拍电影这件事上,我是一个贪心的人。面对新的挑战,虽然会害怕,但还是没法抗拒。”

这是位通透的狠人。

《断背山》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李安两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相比在题材上的各种尝试,近年李安在电影技术上的探索更为人瞩目。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之前,谁能想到,李安竟也会成为好莱坞技术狂魔派代表

其实,一切早有迹象——

李安是最早拍摄超级英雄电影的导演之一。

2003年,他执导的《绿巨人浩克》就采用了当时最顶尖的CG技术。

片中浩克变身后一些狰狞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就是他亲身上阵穿着动作捕捉服完成的。

当时,电影分屏的表现手法褒贬不一。但如今回看,李安镜头下的浩克无论外形还是战斗力,都是最还原漫画的。

到了《少年派》,李安的野心蠢蠢欲动。

要知道,原作曾被视为不可能被影像化的小说——

一名少年与一只孟加拉虎、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匹斑马在大海上漂流277天,最终绝境逢生。

要怎么让观众相信甚至走进这个故事?

李安选择将独特的东方美学思想与3D技术结合,以实带虚,贡献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

影片有太多经典画面足以载入影史:

水母点亮夜空,巨鲸跃出水面,无数飞鱼掠过派的船,少年与老虎望着平静如镜的海洋……

都说拍电影动物和水是“大坑”,李安却用思想和技术将其填平。

《少年派》上映后,同为技术控的导演卡梅隆十分惊艳。

他认为李安打破了3D只适合用来拍科幻片、动作片的固有框框,成功将3D成功拓展到其他领域。

但在李安看来,自己拍这部电影的过程却充满折磨。

在3D状态下,24帧的频闪和抖动更加明显,他不得不打开快门增加曝光,然而这又会导致镜头模糊。

电影一定要是24帧?

李安开始质疑。

他意识到,《少年派》只是“下个梦的基石”,他以后一定会挑战更大的梦。

四年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梦想照进现实。

120帧+4K+3D,在小屏幕上已屡见不鲜。

但在大银幕上,李安第一次将这几个技术规格结合在一起。

他带来的是颠覆——

颠覆大银幕的规则,亦颠覆观众的观影体验。

在过去近百年中,电影艺术一直讲求“24格真理”。

超过24帧/秒拍摄的电影被称为“超高帧”电影,有,但稀少且伴随争议。

比如彼得·杰克逊的《霍比特人》系列,以48帧/秒拍摄,被某些人认为画面太过清晰,偏向油画质感,而缺少了“电影感”。

《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剧照

什么才是电影感

李安认为,恰恰是时候改进这个定义。

电影在每秒120帧的播放下,画质更为清晰细腻,快速运动镜头更为流畅。

它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身临其境

无论是炮火四溅的战场,还是炫目华丽的舞台,临场感都极为强烈,仿佛伸手可触。

此外,不同于人们对3D适合拍摄大场面动作戏的固有认知,李安将3D+高帧率结合,对准了人脸

这不是炫技,而是为了营造更真实、更“亲密”的感受。

近景拍摄下,每一张面孔都如此逼真生动。

比利眼睛里的血丝,睫毛上的泪珠,泛红的耳根,情绪激动时额头暴起的青筋……所有微表情细节一一呈现。

观众从未离人物如此近,近到可以读出面孔之下的情感与人性。

所谓沉浸式体验,不仅仅是看导演讲述故事,更是被慢慢渗透、共同经历。

这才是电影技术革命的冲击力所在。

看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卡梅隆一度觉得,120帧+4K+3D将成为行业内的最高规格标准。

而65岁的李安,还没有停下脚步。

他仍在冒险。

新片《双子杀手》,沿用了120帧+4K+3D的拍摄格式,还要加上14FL(亮度单位)和real D(音效)等新技术指标。

光说术语可能不太直观,翻译成“人话”就是:

高度还原你的肉眼所见,你的耳朵所听。

再直接一点:

如果说以前电影讲究的是身临其境是临场感,那么,《双子杀手》更进一步,要把观众拉进故事里,享受那种参与感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习惯了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或者怪兽片带来的感官刺激。

那更多的是一种外在刺激。

我们享受,同时我们也在剥离。

但李安不满足,他想要探索电影的下一步——

“我想发展新的美学、新的美感,这是属于3D的、属于数码电影的艺术。”

体现在《双子杀手》中,就是让观众化身亲历者,感受由内而外的惊心动魄。

比如电影开场一出戏,精彩至极。

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特工亨利,将枪口对准数百米外以时速238公里行驶的列车。

那边,窗边的危险人物已进入他的“涉猎”范围,大远景拉开如同高清纪录片,美不胜收;

这边,李安将镜头推近,近到亨利手指上的汗毛和枪身的纹路清晰可见。

“砰”!

子弹飞出,具体击中目标的镜头不需要给,单凭列车玻璃上炸开的单孔,就满足观众想象。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既壮美又刺激,毫无破绽。

也许你会担心,一味追求技术突破,会不会失却情感和人性的深度表达?

放心,李安清醒得很。

他坚定认为,技术“应该一直为艺术表达服务”。

“拍《少年派》让我认识到,数字电影应该更真实、更强的感同身受,也更有人性。”

双子杀手》中的“伪父子关系”,相比以往更为复杂。

当成熟的亨利发现前来索命的是“自己”时,不禁错愕;当年轻的杀手发现一直追杀的是“自己”时,陷入挣扎迷茫。

两个身份,两种心态。

李安将其解读为成长过程中“纯真的丧失”

史皇则感受到了人类贪心引发的自食其果。

而作为观众的我,从结局看到的是东方式伦理关系与西方道德观的冲突与共融。

何以为我,何以为家?

李安没有强加观点,依然留了空间给观众想象和思考。

从这一点来说,他还是那个李安。

对电影始终保持好奇,对观众始终保持尊重。

当年的《断背山》,一众大牌导演和演员曾因题材小众、难度太高而辞演。

李安接下导演工作,成就一部影史经典,抱回首座奥斯卡最佳导演,还为几位演员带来了三个奥斯卡演技提名。

拍《少年派》时,很多人又不看好将一个加拿大人写的“寓言”搬上大银幕。

结果李安用光影征服全世界,拿到了第二座“小金人”。

在大家都觉得他可以安心“养老”,拍一些简单轻松的作品时,李安领先行业一步,将120帧+4K+3D的梦绘制成真。

如今李安还在这条冒险路上不懈前行。

他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趣味或狂想,相反,他扎根现实,具有浓浓的行业危机感

比如一点:

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手机或其他小屏幕上看电影,那未来,大银幕的意义会是什么?

正是带着这份危机感,李安才不断往行业更高的地方走。

“必须做出一些改变,让去电影院变成一件让人兴奋的事。”

他致力于带来更真实的CG,更细腻的表演,更由内而外惊心动魄的感受……

无疑,每一次颠覆都困难重重,但李安不愿意再等。

因为热情,他先行一步,挑战未知;也因为危机感,他一次又一次在别人的质疑下获得成功。

还是那句话,这个“狠人”!

对于这部《双子杀手》,相信你也很好奇。

但院长必须提醒你:

预告片、剧照等物料,很难呈现影片的质感。

所以,就像李安期待的那样——

10月18日,我们电影院见。

热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