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推荐|比“小舍得”的精英焦虑更接地气!这部庸碌中年解惑片真心酸又好笑_马丁

来源:三三电影网 人气: 更新:2021-05-14 11:46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一不小心就有爆炸瓜,冯绍峰赵丽颖突然发声明宣布离婚,这是中年婚姻危机提早到了?不过最大的“中年危机”可能是汪峰,刚官宣的巡演又被抢了头条。

这两天恰巧刷了部和中年迷茫有关的电影——来自丹麦的喜剧《酒精计划》,由由出演过剧版《汉尼拔》的大叔麦斯·米科尔森主演。导演和他是二次合作了,2012年两个人搭档的电影《狩猎》是豆瓣9.1的神片,这次二搭也是很受期待。今年奥斯卡,这部电影也是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的有力竞争者。

就算没有这些光环,冲着米科尔森大叔这性感长腿也可以看一下~

关于中年人的故事,大多和焦虑脱不开关系。国内《小舍得》之类的热搜剧每天都在营造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职场和小三的悬浮故事。相比之下这部《酒精计划》的切入点要更生活化一些:没有获得世俗成功,浑浑噩噩被嫌弃的中年人,还有没有改变生活状态的可能?

米科尔森饰演的马丁和他的基友们,都是典型的对生活失去激情的中年。马丁在一所中学教历史,讲课就跟完成任务一样只会照本宣科,被学生和家长一起投诉上他的课学不到知识点。

被指责也不会争辩,就怂怂地表示我会改,实在不行换老师也可以接受。

回到家,和老婆孩子也没啥话题,只默默坐一边听妻子问儿子作业写得如何。作为老师,孩子学习的事情明明可以问一问,但与儿子心理上的疏远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晚上妻子也不愿和他多交谈,收拾东西就去上夜班,一离开家就是一个星期。连续遭遇职场和家庭双重打击的马丁忍不住问:“我是不是很无趣?”

妻子也很直接:确实,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精神小伙了。

马丁的基友们也各自经历着挫折。兄弟一号,体育老师汤米,自己独居,只有一条走不动路的老狗作伴。给小学生上足球课,小孩都敢跟他顶嘴。

兄弟二号,心理学老师尼可拉,上课时也没有激情,讲台下一片沉默+开小差。这稀疏的发际线,就是他走入中年的标志。

他和妻子关系还可以,但俩人有三个孩子,生活全都围着几个熊娃转了。因为照顾孩子的问题夫妻二人也免不了有小争吵。

兄弟三号,音乐老师彼得,只会教学生们唱各种“正能量歌曲”,叛逆青少年们同样爱答不理。

因为心理学老师尼可拉过四十岁生日,这几个老兄弟就聚到了一起。饭吃到一半,大家不由得开始回忆当年,接着感叹起自己一潭死水般的生活。

几个人没有详谈过往的经历,但也侧面暗示了他们曾经意气风发。年轻时的马丁对历史学很有激情,又争取科研经费,又申请博士学位,课余还学学爵士芭蕾。后来孩子出生了,马丁为照顾家庭放弃了理想。成为老师后年复一年在学校教同样的内容,逐渐变得面对啥事都得过且过。

一步步妥协于生活,这或许也是人长大的必经之路吧。

眼看氛围逐渐开始低落,心理老师尼可拉突然想到一个梗:挪威的一个哲学家说,喝酒才是明智的选择。人生下来血液中本就该有0.05%的酒精。

既然聚都聚了,不如小放纵一下,几个人啤酒红酒香槟喝了无数杯,然后就嗨了。

大晚上的,四个喝高了的男人开始集体学赵四走路,越走越开心,释放了很多压抑的情绪。

第二天酒醒了,四个老兄弟回想起聚会时的愉悦,一致觉得为什么不让自己就维持在这样嗨点呢?所以他们开启了一项“酒精计划”,随时带点烈酒,感觉生活太难了就喝一口。

他们的计划制定得非常“合理”:喝酒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激情,休息时间段就不喝了。喝两杯左右让血液里的酒精浓度达到0.05%就行。

于是,影片中会不断出现一个数值,仿佛是一个快乐分界线。只要到达0.05,他们他们就会嗨起来。

但大多数时刻,他们其实都超标了。

刚开始喝酒时,效果确实立竿见影。就用主角马丁来说,酒后上历史课的他灵感迸发又放飞自我,讲解重要历史人物时还安排了互动环节,学生们一下子活跃了很多。

回到家也会主动和老婆沟通了,还给全家预定了划船郊游,晚饭时不断cue孩子讲感兴趣的话题。更重要的是,夫妻生活终于和谐了。

其他几个老兄弟的生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体来说都是比起以前死气沉沉的样子,酒后的他们更有激情。

心理老师甚至还给考试紧张的学生喝酒,最后发挥的成绩竟然还不错。

看起来是“逃避虽可耻但有用”,但现实很快打脸。和他们计划中不同,喝酒这件事永远没法精准控制。他们在学校藏酒的行为很快就被发现了,上班连直线都走不了,也让同事和校领导开始怀疑他们的状态。

马丁喝多了直接睡马路上,心理老师甚至喝到在家里尿床,男人的尊严全没了。

酒越喝越多,四个人从激情澎湃的状态变成酗酒醉鬼,丑态百出。原本看起来有起色的生活,又重新落入深渊。

比如马丁的老婆觉得老公性情大变,喝了酒还惹出不少麻烦,更烦他。两个人大吵一架,夫妻关系降到冰点。

而随后一个意外的出现,让他们不得不停止自己的酒精计划。体育老师喝多了跌到湖里淹死了,给了其他三个人当头一棒。

此时他们才重新直视自己可悲的生活,承认借助酒精的假嗨,不过是自欺欺人。

马丁妻子的一句话,是对所有“中年危机”的警醒:生活之所以对你不友好,是因为你从未真正在场,从未认真关心过自己和周围的人。

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心中的热爱,又不愿意花力气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现状,只用“人到中年”来做借口,是最悲催的状态。

回想他们经历的喜悦时刻,其实改变都是因为自己主动作为,而不是因为酒精。

这两天很火的一部小爽片——《小人物》,从比较戏剧性的角度给了中年危机一个出口。

这部影片的主角哈奇也是个废柴大叔,工作一般,生活两点一线,没什么激情。他总是错过来小区里收垃圾的垃圾车,妻子睡觉也要用枕头和他隔个“三八线”。

他的生活态度永远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哪怕家里遭了贼,他也是把钱和手表交出去息事宁人,能不动手就不动手。

这种怂和妥协让家里人对他更加失望。连警察都讽刺他,你一个牛高马大四肢健全的男人,竟然任由家里人被贼打一顿?

后来,女儿成为让他立志改变的“导火索”。在被贼抢劫的当晚,俩强盗把女儿最喜欢的hello kitty手镯误拿了,后来小女孩因为找不到手镯十分伤心。当爹的一下被刺激了,决定恢复自己当杀手的老本行。

哈奇不仅把小贼教训了一顿,还在坐公交回家的路上见义勇为救了一个被流氓调戏的女孩。虽然体力不及当年,被打两拳就喘得不行,但哈奇突然觉得找回了自己的价值。从此他一路开挂,还捣毁了一个黑社会组织。

这个故事比较脱离生活,但蕴含的精神是实用的:人一旦切断和周围世界的联系,便是妈味爹味中年的开始……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和对周围世界的关怀,人才不会陷入麻木的“中年油腻”。感到日复一日的重复,是因为你自己已经“死了”。

这和《酒精计划》中马丁老婆说的话一个意思,要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位置,不能因自我放弃而离场。一味逃避只会带来更多问题。

当然,很多人都是道理听了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酒精计划》就给了一个比较耐人寻味的结局。马丁和兄弟们还是没有脱离酒精,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他们又开始喝酒,和第一次醉酒一样,开始“赵四跳舞”。

马丁朝河里这纵身一跃,可以理解为把什么都放下之后的释然,也可以认为是失去所有后的绝望。

导演的一句话很能概括中年马丁们的状态:有一部分想飞,又有一部分想淹死。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交织,正是当下很多人内心焦虑的根源,其实也并不局限于“中年病”。

改变看起来很难,实际上也不难。酒精是一个心理暗示,让马丁觉得自己可以大胆表达,主动在课堂上给学生想一些趣味环节。实际上这些改变都基于他自身的才能,如果能稍微积极一些,就算不借助酒精,他也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

是否“中年危机”从来与年龄无关,而在于是否彻底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影片中也暗示了这种怯懦其实是整个社会的危机,明明该朝气阳光的青少年们,也喜欢用酒精麻痹自己,用一场又一场喝酒派对来逃避现实。暂时的愉悦很有用,但过度依赖临时快感,又是另一种毒药。

我们需要自己的“酒精计划”,拥有随时可以激励自己的东西。但也要时刻自省:改变我们的从来不是外力,而是自己。

热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