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
灰烬与钻石

灰烬与钻石

主演:
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夏娃·克尔齐塞夫斯卡,瓦克劳·扎斯特泽金斯基,亚当·帕夫利克夫斯基
备注:
HD
类型:
剧情片 剧情,战争
导演:
安杰伊·瓦伊达
年代:
1958
地区:
更新:
2024-04-14 11:25
简介:
马切克是一个右翼组织的杀手,他奉命要杀死波兰的党组书记,可是在他居住的旅店,他邂逅了漂亮的女服务员,并且爱上了她,在这种炙热的爱情火焰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任务的合理性。虽然他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在逃跑过程中还是被警方击毙...详细
相关剧情片
灰烬与钻石剧情简介
马切克是一个右翼组织的杀手,他奉命要杀死波兰的党组书记,可是在他居住的旅店,他邂逅了漂亮的女服务员,并且爱上了她,在这种炙热的爱情火焰让他开始怀疑自己任务的合理性。虽然他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在逃跑过程中还是被警方击毙
灰烬与钻石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反对个人迷信思潮的蔓延,波兰电影界掀起了一股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鼓吹人道主义的理论浪潮。一批波兰导演如亚历山大·福特、安杰·蒙克、安杰·瓦依达和耶日·卡瓦列洛维奇等,在这股理论浪潮的推动下,拍出了一批“揭示历史真相”、“暴露生活阴暗面”的影片。他们自称“波兰电影学派”,这个学派在苏联被指责为“修正主义逆流”,在西方则大受赞许。60年代初,波共加强了对电影事业的领导和控制,这个学派的许多作品受到猛烈批评和禁映。1963年蒙克去世,1968年福特移居以色列,波兰学派便趋于消失。作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瓦依达从60年代开始便经常去国外拍片,并坚持其鼓吹人道主义的思想原则,拍摄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的影片,如《全部出售》(1968)、《大理石人》(1978)、《铁人》(1981)等。

《灰烬与钻石》是瓦依达早期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影片,公认的整个波兰学派的顶峰之作。它和《战斗的年轻一代》(1955)、《下水道》(1957)组成松散的“三部曲”,因为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对当时流行的为事业而牺牲个人的英雄主义提出质疑。在这些影片中,为战争消耗了青春以至献出生命的波兰青年(他们在瓦依达心目中是千千万万这样的波兰青年的代表),不论其阶级立场和政治理想是什么,都被涂抹上一层悲剧的色彩。这种“超阶级”、“超党派”的“人道主义思想”在《灰烬与钻石》中达到了顶峰:共产主义者休卡死在反共匪帮分子马采克的怀里时,空中升起了欢庆胜利的焰火;而马采克则是由于喝醉了酒的新政府官员特列夫诺夫斯基的出卖,死在作为历史混乱的象征的垃圾堆上。

在影片中,休卡和马采克在战争时期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都在游击队里为把祖国从纳粹铁蹄下解放出来而英勇战斗。但是,战争刚结束,不同的政治理想使他们立即成了敌对的两方。这种政治上的对立被同时表现成一种社会性现象:在“莫诺波尔”的宴会厅里,参加欢庆胜利晚宴的人们,既有休卡和波特古尔斯基,也有斯塔涅维奇太太及其一伙,而更突出的、左右着晚宴过程(实际上是象征社会发展进程)的则是斯文茨基和巴夫利茨基之类的政治投机分子。但是,当休卡和马采克双双毙命时,大厅里跳起了欢乐的轮舞,客人们成双成对地跳着舞步离开餐厅,进入休息厅,好像与早晨初升的阳光融合成了一体。社会性对立的闹剧性质,于是便大大加浓了个人性对立的悲剧色彩。为事业(包括革命的和反革命的!)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便竟然成为毫无意义的可悲的事情。

影片对休卡和马采克这两个为不同阶级的利益而奋斗的人物采取了“平等的”态度,甚至更多同情的笔触是在马采克一边。他俩为各自的事业忠心耿耿是相同的。马采克深深怀念在“为祖国而战”中牺牲的同伴,他在酒吧的柜台上把一排斟满了伏特加酒的酒杯点上了火,作为悼念死者的蜡烛、烈士墓前的长明灯而怅然叹息。休卡和波特古斯基在老式留声机上放出西班牙共和战士之歌时,回忆起他们在西班牙志愿参加政府军对法西斯分子作战时的情景,也为牺牲了的同志满怀忧伤和思念之情。休卡和马采克都认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还必须进行艰苦的殊死的斗争,即便为此而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休卡说:“今天、明天、后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牺牲。”马采克说:“(别人)要求咱们去死。没有问题,这个咱们能做到。”当然,这两个人有一点不同:休卡虽然也流露过忧伤的心情,但他对自己的事业的信心,从未有过动摇。而马采克却在得到克里斯蒂娜的爱情后,对自己的任务的意义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虽然这种动摇只是在个人幸福和为事业而牺牲的危险之间,并不涉及改变政治理想的问题。这也许是《灰烬与钻石》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气息”,但这点微弱的气息终于也被影片对马采克的强烈同情冲得一干二净了。

瓦依达为了强化影片的主题思想,他在影片中大量使用象征性的隐喻。有一个重要的隐喻性场面是必须提到的:马采克在和克里斯蒂娜分手之前,他俩在细雨蒙蒙的黑夜里一起漫步在一片荒凉的教堂墓地上。他俩在一块墓碑前停住,克里斯蒂娜借着火柴的光亮读出了墓碑上铭文——波兰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齐普利安·诺尔维特的一首诗《幕后的幻想》:“也许在灰烬之下,新世纪的信使突然显现,像晶莹的钻石一般。”影片的名字即由此而来。影片作者借克里斯蒂娜之口,毫不迟疑地肯定马采克是被历史的灰烬掩盖着的晶莹的钻石。紧接着,姑娘的赞词的是一个倒挂着的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的圣像,点点雨水顺着耶稣的脸颊流淌下来。这是再明显不过地象征了人的价值的颠倒和受难者的哀伤。

马采克的扮演者兹比涅夫·齐博尔斯基的卓越的、但显然用错了场合的演技也为这个国民军分子增添了魅力。在影片中,齐博尔斯基戴一副黑眼镜,穿一套20世纪50年代的流行装,风流潇洒,使波兰青年为之倾倒。他的打扮成为一时风尚。齐博尔斯基既把马采克作为“自由斗士”的勇悍刚强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把马采克作为恋爱圣手的风流倜傥刻画得细致入微,以致这个反共分子、杀人凶手竟然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半点反感,反而勾起了无数少女的爱慕之情。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波兰国内的政治大气候中,马采克被青年观众视为“50年代青年的代表,两代人的英雄”,这倒是真正起到了影片所暗示的价值颠倒的作用。齐博尔斯基初登银幕是在《战斗的年轻一代》中扮演主角,后来又在《下水道》中扮演主角,而使他真正成名的是扮演马采克。他在波兰有“波兰的詹姆斯·迪恩”之称,虽然他本人一直否认他是有意模仿那位美国“叛逆”明星。无独有偶,和死于车祸的迪恩一样,齐博尔斯基也于1967年因火车车祸而猝死,时年40岁。他一生出演了40余部影片,但他在人们心目中却永远是那个戴黑眼镜的马采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