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
  • BD
未寄出的信

未寄出的信

主演: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瓦西里·利瓦诺夫,叶甫盖尼·乌尔班斯基
备注:
正片
类型:
剧情片 剧情
导演:
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
年代:
1960
地区:
更新:
2022-12-14 22:51
简介:
《未寄出的信》讲述了在疫情期间一位住在纽约的亚裔档案员的经历。这部电影揭示了疫情和隔离如何影响亚裔在美国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详细
相关剧情片
未寄出的信剧情简介
《未寄出的信》讲述了在疫情期间一位住在纽约的亚裔档案员的经历。这部电影揭示了疫情和隔离如何影响亚裔在美国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未寄出的信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一群人,为了事业在艰苦条件下探索,竭尽全力,甚至牺牲生命。这样的故事,如果美国人拍,往往是令人激赏的励志电影。而一旦放到苏联电影,再来些为了祖国,工业革命,苏维埃事业的元素,难免让今天的人一听,马上一句,卧槽,主旋律?!但是,苏联优秀的电影,那些难免带有时代意识形态元素的诸多电影,依然可以成为世界电影领域的精品,就是因为它们在技术层面表现出专业和创意,在思想上突出更多超越意识形态的人性。《雁南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无疑都是其中代表,而表现出一群人在事业中的激情、爱情和求生本能的《未寄出的信》也是其中令人印象深刻之作。
 《未寄出的信》的故事展开于森林之中,四人组成的地质勘探队,为了苏维埃的工业事业,在辛苦的四处勘探,寻找钻石。队长萨比宁思念着妻子,但是书写的信件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无法及时交由飞机寄出,于是,这封信越写越长,写满思念,也记下了自己领导的小队接下来的经历。小队的一对情侣安德烈和丹尼娅总是为这场艰苦的探险增添青春的气息,比如他们在雨中的跳跃,彼此的打闹让人感受爱情的美好。单身向导谢尔盖是个活跃的角色,热情开朗,却又有自己心中隐藏的情感。小队的探险过程影片以典型的事业过程浓缩的表现,探索,失败,失望,失意,挫败,绝望,接着是坚持之后突然而来的重大发现,将影片带向一个高潮。影片至此已经表现出了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没有脸谱化的塑造模范人物性格,而是真实的表现他们的情绪,无论欢乐还是沮丧,团结还是矛盾,结合影片常常聚焦面部的镜头手法,给观众以很真实和深刻的展现。那个时代的电影是质朴的,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科学工作者,一群探险家们,在影片为国家奋斗的政治正确性背景下,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纯真的精神,那种期待、失落和最后发现钻石的兴奋,那在树林间奔跑的画面,光影交错,充满美感,一如《雁南飞》中维罗妮卡一段飞奔的镜头,只不过情绪大不同。
 而这片茂密的树林,成就了他们的成就感,却也成为埋葬他们梦想的墓场。影片的后半段,就是一出悲剧的逐渐上演,森林突起大火,无助的四个人艰难的前行,试图逃出险境。这个过程的展示上,没有所谓人定胜天的无产阶级战无不胜的力度,倒是更表现一种人在大自然力量下的渺小与伟大。在漫山遍野的大火中,他们是那么的渺小,悲剧逐渐上演,生命逐渐消逝。而即使在这个过程中,本片的画面美感更加突出,是的,本片的画面表现力极强,不单单表现了技术水准,更深入到影片的剧情与感情表达。大火后,烟雾缭绕的树林,大风不息的大雪,大雾中的太阳,种种景象,给人的感觉并不衰败,倒是更有一种神秘感和永恒的生命力,一如远观火山爆发的人们会震惊大自然的无尽威力,而大火后换了景致的意境让被困的人们更加显得渺小与有限,却让他们的悲剧又显得伟大和勇敢,如同电影《完美风暴》,面对大自然的无限,有限的人们常常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这个过程和最终的命运过程,却又表现着人类最大潜力的发挥,更在生命步向终点的过程中,表现更纯净感人的对生活,爱情的热爱与不舍。影片中的死亡都没那么突然,而是渐渐地,慢慢地,大家坚持,挣扎,也有恋人间绝望中的相互鼓励与自我牺牲,为工业革命贡献力量的政治性元素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消解,却没有减轻他们事业和探险过程的价值和意义。
 实际上,《未寄出的信》的主创人员来自《雁南飞》,两部影片都在镜头画面上的造诣令今天的观众也感到惊叹。影片的导演都是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苏联电影大师,在两部影片中,他充分体现了什么叫“镜头语言”,在《未寄出的信》中,镜头画面真的有了“语言”的能量,本身就在讲述故事,不断加深故事的深度,表现伤感与悲壮,所谓“诗意的电影”正是如此,本片诗意的镜头与语言也值得观众细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