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
  • HD
蔷薇的葬礼

蔷薇的葬礼

主演:
池畑慎之介,土屋嘉男,东惠美子,栗津洁,藤田敏八,原正孝,小松方正,仲村纮一,蜷川幸雄,筱田正浩,淀川长治,YoshihiroKat
备注:
HD中字版
类型:
剧情片
导演:
松本俊夫
年代:
1969
地区:
日本
更新:
2022-12-17 13:44
简介:
和所有先锋电影一样,《玫瑰之葬》完全使用非专业演员,由同性恋易装癖者在镜头前扮演自己。年轻的同性恋变装夜店主持人艾迪(影片没有明确说他是妓女)与夜店经理(老鸨)不和,并与经理的男人、夜店老板有染。埃迪总是处于一种非常压抑的状态,在不断的闪回中,他的童年记忆逐渐清晰起来.....详细
相关剧情片
蔷薇的葬礼剧情简介
和所有先锋电影一样,《玫瑰之葬》完全使用非专业演员,由同性恋易装癖者在镜头前扮演自己。年轻的同性恋变装夜店主持人艾迪(影片没有明确说他是妓女)与夜店经理(老鸨)不和,并与经理的男人、夜店老板有染。埃迪总是处于一种非常压抑的状态,在不断的闪回中,他的童年记忆逐渐清晰起来: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因此他对母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占有欲。他想和母亲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但母亲最后还是出去重新找了一个男人。于是有一天,艾迪刺死了他的母亲和她的情人,还刺了他的母亲很多很多次。故事又回到了现在时。俱乐部的老板最终抛弃了原来的经理,导致经理自杀,埃迪被提升为新经理。夜总会的旧王朝被新王朝取代后,艾迪和老板开始同居。一天晚上,主人在他的新行李里发现了一张埃迪小时候的照片。结果
蔷薇的葬礼相关影评
@豆瓣短评
所有电影的桎梏都被抛弃了,所有的门都打开了。这就是松本俊夫的《蔷薇的葬礼》。影片的开头,主人公艾迪与酒吧老板在全白的光芒下做爱,竟然是如此的纯洁,正如影片中不断闪现的白色玫瑰,代表着纯洁的爱,可是后来我们渐渐发现,艾迪在洗澡时,露出了他的身体,他是一个男人,因此同性恋的主题被第二个定了下来。有意思的是,影片中间隙穿插着,镜头对各个同性恋者的采访,按着纪录片的样式,极其真实自然。这部影片被世人称为,开启日本同性恋文化的先驱之作,不过笔者倒是看到,五年前增村保造的《卍》已涉及这类题材,不同的是《蔷薇的葬礼》代表的是一代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卍》是对美与死的追求。1969年,究竟是怎样的一年,现在的现代人对那时的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的。我会想到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那是讲述的法国68年五月革命,它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社会意识和心理形态,而六十年代末的世界,普遍性的爆发着一种精神世界对现实社会的抗挣,美国这个大国也在69年因越南战争而全国一片混乱,大量的反战运动对抗着政府。而在东方的日本,学生暴动也达到高潮,当时的年轻人,大多是在昭和22-23年左右(注:昭和元年是1926)出生的被称为“团块的世代”的那一群人。(注:团块的世代,指昭和22-24年日本第一次的生育高峰时出生的人群。)他们把头发留过肩、对社会充满诸多的不满,他们是能量过分堆积的一代。影片中的格瓦拉(偶像恐怕正是切格瓦拉),就是这样精神的代表,他们希望进行以人为本的革命,支持精神的复兴,反对国家政权。主人公们用胶片纪录着电视中的暴动场面,甚至要达到一种画面扭曲的效果,恐怕对他们来讲,扭曲的才是真实的。那群年轻人们,他们全由真实的同性恋者演绎,他们在影片中的状态是,寻求刺激,他们崇拜BEATLES,热爱摇滚,更贪恋于大麻和毒品给他们带来的少许精神恍惚的时刻。他们对现代社会变化无法把握,对眼前真实的世界感到害怕与不安。“一个人的一生在不断的前进,但是他并不总是在行走,可能他甚至不愿意前进了,讨厌行走,永远也不愿意前进了,这是一个怀疑论的行者。”影片采访同性恋者人群中,极少有对未来做出明确打算的,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状态。艾迪的生活以及他的回忆,为本片的主要内容,也许有受法国新浪潮后期左岸派的影响,全片显得凌乱不堪,以至于观众不能只看一遍就能完全识别清楚,艾迪对小时候的回忆,不断随着艾迪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出现,但是,最终这些内容成了艾迪不可改变的命运,同性恋是命,死亡也是命。“我出生之日,毁灭和消灭就决定了。”虽然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素材,例如超现实主义画作、摇滚音乐及古典音乐、西部牛仔的拔枪动作,但影片的主要情节思想却又是反俄狄浦斯。艾迪小的时候,父亲离开了家,他希望能变成父亲那样的形象来陪伴母亲,却遭到母亲的嘲笑,而当他开始往自己的嘴唇上涂口红时,他又遭来母亲的痛打,后来艾迪偷偷发现母亲与别的男人私混时,他毅然拿出了刀子,向那男人与母亲刺去。女性开始被男性嘲笑,男性成了主角,但男性又不能脱离女性存在。后来,艾迪变成了一个当家花旦(注:指在同性酒吧里的陪酒“女”,其实是一种女性角色的扮演。),而酒吧的老板正是他的父亲,他们互相爱恋着,或者说,艾迪一直在追寻着父亲,可结果不是他以儿子的身份来让父亲爱,而是以美丽的同性爱人的身份来博得父亲的爱,电影开头的那段镜头便是这两人的交织。但片子的结尾,父亲发现了艾迪的那本由菊地宽著的《父亲的回归》中夹着的家庭照,这时发现乱伦真相的父亲,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举刀自杀,艾迪发现后也用刀刺入自己的双眼中,那一刀下去,直逼《一条安达鲁狗》中的那一刀。接着,艾迪开始行走,走出房间,走到街上,路人用麻木的表情看着这个怪人,镜头又一次转换成艾迪的视角,在人群中旋转。“一个人的精神是不断否定的过程,和自己本身绝对不同。”这是影片的结束语,也对应到了影片的开篇词,“我是剑,也是被剑气所伤的人;我是刽子手,也是受害者。”令人回味万分。再往前走十年,法国电影新浪潮兴起,并走向高峰,十年后,松本俊夫拍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片,成为了日本电影新浪潮的先声之作,充满着艺术实验电影的味道,此后,松本俊夫在完成另外三部长片作品之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短片的创作中。很多评论家认为,本片直接影响了库布里克的《发条橙子》的风格,也确实,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与《发条橙子》中相似的片段,其中的快放长镜头,充满着喜剧艺术效果,并且背景音乐都是西方世界名曲,而暴力和情爱场面也可见一斑。在神像聚集的墓地中,法师指着前方那一片土地说,这里的土地都下沉了,镜头开始转向浸在水中的大地,一个个神像和墓碑被泡在了水中,而这水如海一般地不见边际,艾迪开始希望日本这个国家也下沉下去,而我们可以从电影里看到,那时的日本恐怕已经在下沉了,这也是导演要让我们知道的。